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癌症精準醫療,智慧醫院創新服務| 康健雜誌

癌症已經連續39年成為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一名,癌症時鐘也愈轉愈快,每4分21秒就有一位朋友被診斷出罹癌。得了癌症後,往往最大的問題就是「我應該要去哪裡治療,現在的醫院可以為我做什麼?」 隨著人工智慧的進展,醫療科技的大進步,現在新藥新科技及醫院的照護服務方面,情況已經與以往非常不同,這些進展會如何應用在實際臨床照護?癌症病人能不能因為這樣少受一些苦,可以與所愛的人一起更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呢? 本集邀 Read More …

B肝病毒突變!可寄生導致肝臟發炎 醫示警:健康帶原者仍會罹癌

臨醫所吳肇卿教授(右)與博士班研究生同時也是林口長庚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滕威發展出預測肝癌的危險量表。(圖/臺北榮總提供) 慢性B型肝炎健康帶原者的觀念要改變了。最新研究證實突變的B型肝炎病毒可以躲避免疫細胞,也較少釋放至血液中,讓抽血檢驗的病毒濃度及肝指數偏低,不過病毒其實大量堆積在肝細胞造成肝癌。 慢性肝炎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正常就是所謂的健康帶原者。但最新發表在《Hepatology》(肝臟學)由 Read More …

B肝病毒突變躲避免疫恐致低估治療需求,榮陽交團隊發展肝癌危險量表

本校今與臺北榮總共同舉行「榮陽交團隊發展肝癌危險量表」記者會,左起:陽明交大醫學院吳俊穎副院長、臺北榮總醫研部梁毓津研究員、陽明交大臨醫所吳肇卿教授、林奇宏校長、臺北榮總醫研部邱士華主任、陽明交大鄭子豪研發長 慢性B型肝炎健康帶原者的觀念要改變了。最新的研究證實,突變的B型肝炎病毒可以躲避免疫細胞,也較少釋放至血液中,讓抽血檢驗的病毒濃度及肝指數偏低,不過病毒其實大量堆積在肝細胞造成肝癌。慢性肝炎 Read More …

引領創新研發,陽明交大3位老師榮獲「教育部學術獎」

教育部3月21日舉行第65屆學術獎頒獎典禮,陽明交大三位獲獎老師:應用化學系刁維光特聘教授(左三)、藥理學科暨研究所邱士華講座教授(左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陳三元講座教授(右四)與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左七)、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左六)以及其他獲獎者合影 象徵終身學術研究獎項的「教育部學術獎」,今年共有10位得主,陽明交大即佔了3位,包括:應用化學系刁維光特聘教授、藥理學科暨研究所邱士華講座教授、材 Read More …